隔震支座厂家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13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地震标准化是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防震减灾技术、服务和管理的集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地震工作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标准的支撑与引领,做好地震标准化工作对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1999年实现地震标准零的突破以来,共发布地震标准170项,其中国家标准36项,地震行业标准95项,地方标准39项。标准规定的技术内容从区划图、地震安全性评价、烈度表等基础重要标准,逐步覆盖到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台站建设、观测方法等监测预报领域,并进一步延伸至活动断层探察、地震烈度评定、地震现场工作、震灾应急救援队伍和行动等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领域。

现行的地震国家标准和地震行业标准在规范业务管理、服务抗震设防、保障民生安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地震震级的规定、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及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等推荐性国家标准,有效地规范了抗震设防管理、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震震级使用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行为,促进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通过对各业务领域进行梳理,横向切块、纵向分层,已逐步构建科学适用、布局合理、领域完整、结构清晰的标准体系框架。目前,已发布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地震监测预报专业标准体系表和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标准体系表。并面向地震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数据资源、“3+1”业务应用平台、政事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支撑保障体系等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了地震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基础通用领域

在基础通用领域,已出台地震震级的规定、中国地震烈度表、公共地震信息发布、图形符号与标志以及防震减灾术语等6国家标准,还有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地震台站代码、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等16项行业标准,这些标准规范了地震行业的术语、图形符号标志及量和单位的使用,为全社会更好地了解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奠定基础。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监测预报领域

在监测预报领域,出台了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和水库地震监测技术要求等5项地震国家标准。其中,4项观测环境保护方面的国标对全国各级各类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保护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对于不同学科的观测方法、台站建设、台网设计、入网要求、运行管理等出台了59项地震行业标准。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震害防御领域

在震害防御领域,出台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震害预测、活动断层探测等5项地震国家标准和活动断层探察方面的7项地震行业标准。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新一代区划图标准的全面实施对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与水平、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满足全社会对地震安全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以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将国土范围划分为不同地震危险程度或抗震设防等级的地图。区划图是国家地震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和强制性国家标准,与各行业(房屋、水利、交通、能源、化工等)抗震设计标准共同构成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标准体系。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应急救援领域

在应急救援领域,出台了灾害调查、烈度评定、损失评估、建筑物安全鉴定、志愿者应急救援指南等方面的20项地震国家标准和13项地震行业标准。特别是在避险服务方面,先后出台了《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社区地震应急指南》《医院地震紧急处置》《人员密集场所地震避险》以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等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在引导社会公众及相关管理部门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是以保障民众安全、服务民众生活为出发点,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基础上,按照灾前、灾时、灾后三个阶段规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应急启用、安置运行和安置运行结束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填补了我国在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方面的标准空白。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规定了中小学校地震避险准备、震时避险、及震后疏散的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适用于中小学校的地震避险工作,其他学校或其他灾害的避险也可参照使用。该标准根据过往地震避险情况的调查分析,设计了震时避险和震后疏散两个避险环节。震时避险的启动包括人工启动和仪器启动,是避险效果的关键环节;震时避险的方法按照建筑物性能划分:当建筑物抗震性能强时,震时一律引导就近躲藏;当建筑物抗震性能一般及以下时,在一、二层的人员,震时引导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在楼房二层以上人员仍然引导就近躲藏。震后疏散的目的是防止紧随主震的余震引起房屋倒塌造成的伤害,该标准根据“有序、安全、快速”的原则,对震后疏散的方法和要求也进行了具体规定。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国家标准《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在总结医院地震紧急处置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要求,规定了医院地震紧急处置预案编制、宣传教育、设施设备管理等内容和要求,及震时避险、岗位处置、次生灾害源处置,震后疏散、紧急救援等方面的紧急处置方法和要求,适用于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工作。由于地震震级难以及时判断,该标准将震感作为判断指标,以“强烈震感”作为震时紧急处置启动信号,并给出强烈震感的判别特征。该标准明确正在手术的岗位处置要点是:暂停手术,采取措施防止次生伤害,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地震停止后继续实施手术。对于次生灾害源管理岗位处置,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整体或区域性切断电源、气体等措施,采取补救措施,保证维持生命体征等特殊需要。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关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地震知识科普地震标准知多少?
(转自:地震标准化)

地震并不是一触即发的,它的到来是有预兆的。在地震发生前,我们可以看到地光,听到地声。地震的先锋军是纵波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几秒钟后,横波便会到达。横波又称L波,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当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混合波,该混合波叫做面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等破坏的主要因素。

一、地震成因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则是形成较晚(上世纪60年代),已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的一个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 。

二、地震的类型

(一)根据发生的位置分类

1、板缘地震(板块边界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

2、板内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包括中国)的地震多属此类。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的原因与规律比板缘地震更复杂。

3、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

(二)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分类

1、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

2、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

3、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

(三)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

1、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2、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4、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四)根据震源深度进行分类

一年中,全球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有85%来自浅源地震,12%来自中源地震,3%来自深源地震。

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

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五)按地震的远近分类

1、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

2、近震:震中距为100-1000公里。

3、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 。

(六)按震级大小分类

1、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叫巨大地震。

(七)按破坏程度分类

1、一般破坏性地震:造成数人至数十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一亿元以下(含一亿元)的地震;

2、中等破坏性地震:造成数十人至数百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一亿元以上(不含一亿元)、五亿元以下的地震;

3、严重破坏性地震: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七级以上地震、大中城市发生的六级以上地震,或者造成数百至数千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五亿元以上、三十亿元以下的地震;

4、特大破坏性地震:大中城市发生的七级以上地震,或造成万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三十亿元以上的地震。

(八)构造地震的分类

1、孤立型地震:有突出的主震,余震次数少、强度低;主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9.9%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2.4级以上。

2、余震型地震:主震非常突出,余震十分丰富;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7~2.4级。

3、双震型地震:一次地震活动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发生时间接近,地点接近,大小接近的两次地震释放。

4、震群型地震:有两个以上大小相近的主震,余震十分丰富;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7级以下 。

三、地震的分布

(一)时间分布

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发现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每个活跃期均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左右的巨大地震。地震活动周期可分为几百年的长周期和几十年的短周期;不同地震带活动周期也不尽相同。当然也有的地震是没有周期的。这跟地质情况有关,比如河北邢台,大约100年左右是一个周期,因为断层带的地壳是有规则的移动,当地下的能量积累到必须使地壳发生移动时,地震就发生了,这种地震是有周期的。而绝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有规则的,规则之外的运动,就促生偶然的地震,偶然的地震往往能量巨大,瞬时引发,并不是周期内。

中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周期普遍比西部长。东部的活动周期大约300年左右,西部为100至200年左右。如陕西渭河平原地震带,从公元881年(唐末)到1486年606年间,就没有破坏性地震的记载。1556年华县8级大地震后几十年,地震比较活跃。1570年以后这一带就没有6级以上地震,连5级左右的地震也是很少 。

(二)地理分布

1、世界地震分布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而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中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此地震活动带蜿蜒于各大洋中间,几乎彼此相连。总长约65000km,宽约1000——7000km,其轴部宽100km左右。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活动性较之前两个带要弱得多,而且均为浅源地震,尚未发生过特大的破坏性地震。

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该带与上述三个带相比其规模最小,不连续分布于大陆内部。在地貌上常表现为深水湖,如东非裂谷、红海裂谷、贝加尔裂谷、亚丁湾裂谷等。

2、中国地震分布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中南段。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中国大致可分为20个地震带。

四、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即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而且还跟震源深度、地表地质特征等有关。一般而言,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破坏面积较小,但震中区破坏程度较重;震源较深、震级大的地震,影响面积较大,而震中区烈度则较轻。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VII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  。CAD软件素材教程下载www.9npx.com四五设计网www.45te.com设计学徒自学网www.sx1c.com

五、灾害破坏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在大陆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一)直接灾害破坏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

(二)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1、火灾:地震火灾多是因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引起的。由于震后消防系统受损,社会秩序混乱,火势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往往酿成大灾。

2、海啸: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

3、瘟疫: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水源、供水系统等遭到破坏或受到污染,灾区生活环境严重恶化,故极易造成疫病流行。社会条件的优劣与灾后疫病是否流行,关系极为密切。

4、滑坡和崩塌:这类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塬区,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使得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山崖或塬坡发生崩塌或滑坡。这类次生灾害虽然是局部的,但往往是毁灭性的,使整村整户人财全被埋没。

5、水灾:地震引起水库、江湖决堤,或是由于山体崩塌堵塞河道造成水体溢出等,都可能造成地震水灾。

6、其他:此外,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还带来新的继发性灾害,如通信事故、计算机事故等。这些灾害是否发生或灾害大小,往往与社会条件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六、破坏程度

地震灾害破坏程度,除了与震级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距震中远近、震中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人们的防震搞震意识、应急措施和预报预防程度等有关。

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地震造成伤亡大。地震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尤其一些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据1988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专家组的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全球地震灾害死亡总人数超过120万人,其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是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1900-1986年间地震死亡人数占在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8%,其中中国的地震死亡人数最多,占42%,这主要是因为以前中国的房屋抗震能力差,人口密集。统计表明,约60%的死亡是抗震能力差的砖石房屋倒塌造成的。

地震还易引起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次生灾害。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等都引发大火,关东地震中死亡14万人当中,约10万人因火灾死亡。

七、地震先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

(一)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二)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咩票优惠电影票www.miepiao.com共丢废品回收网www.gongdiu.com一级建造师考试培训www.itk3.com

1、地下水异常

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2、生物异常

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

地震先兆之动物行为异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3、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是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失灵现象。最常见的是收音机的失灵、手机信号减弱或消失、电子闹钟失灵等现象。

4、地声

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

地声的声响与平日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如:“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似采石放连珠炮般的声响”“类似于机器轰鸣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等。但是,有时地声也不易与远处传来的风声、雷声、机器轰鸣声等相鉴别。

5、地光

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中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地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观测。鉴别地光也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的形状和颜色有时也与电焊光、闪电等有相似之处。

八、预防与逃生

(一)预防

1、设防环节

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制定区划图、开展地震小区划、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抗震设计: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抗震施工: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简单地说,就是在工程建设时设立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涉及到工程的规划选址、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2、选择好建筑场地,千万不要在不利于抗震的场地建房,不利于抗震的场地有:

(1)活动断层及其附近地区。

(2)饱含水的松砂层、软弱的淤泥层、松软的人工填土层。

(3)古河道、旧池塘和河滩地。

(4)容易产生开裂、沉陷、滑移的陡坡、河坎。

(5)细长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或三面临水田的台地等。

3、选择好的住房环境

(1)处于高大建(构)筑物或其他高悬物下:高楼、高烟囱、水塔、高大广告牌等,震时容易倒塌威胁房屋安全。

(2)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物下:震时电器短路等容易起火,常危及住房和人身安全。

(3)危险品生产地或仓库附近:如果震时工厂受损引起毒气泄露、燃气爆炸等事故,会危及住房。

4、房屋加固

为了抗御地震的突然袭击,要经常注意老旧房屋的维修保养。墙体如有裂缝或歪闪,要及时修理;易风化酥碱的土墙,要定期抹面;屋顶漏水应迅速修补;大雨过后要马上排除房屋周围积水,以免长期浸泡墙基。木梁和柱等要预防腐朽虫蛀,如有损坏及时检修。

必要时对房屋进行简单加固,具体方法有:墙体的加固。墙体有两种,一种是承重墙,另一种是非承重墙。加固的方法有拆砖补缝、钢筋拉固、附墙加固等。

楼房和房屋顶盖的加固。一般采用水泥砂浆重新填实、配筋加厚的方法。

建筑物突出部位的加固。如对烟囱、女儿墙、出屋顶的水箱间、楼梯间等部位,采取适当措施设置竖向拉条,拆除不必要的附属物。地震的预防。

(二)逃生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正文完
 
四川隔震支座厂家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四川隔震支座厂家 2022-09-16发表,共计10643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隔震支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