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支座厂家

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5月25日6时14分发生2.9级地震

290次阅读
没有评论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5月25日6时14分在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北纬29.44度,东经103.74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五通桥区,隶属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 岷江中游。总面积47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五通桥区下辖8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五通桥区常住人口237933人。

秦惠文王后元十四年(前312年),置南安县。1985年,五通桥区改属乐山市。

2020年,五通桥区地区生产总值231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

帝喾至周朝,区境属蜀国辖地。

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后元十四年(前312年),置南安县。后元十五年(前311年),设蜀郡,区境隶蜀郡南安县地。

汉初,区境为南安县侯国属地。建元六年(前135),割蜀郡、广汉郡,置犍为郡,区境隶犍为郡南安县。王莽“新朝”(9一23年),犍为郡改为西顺郡,区境为西顺郡南安县地。东汉,西顺郡复名犍为郡。至蜀汉,区境隶犍为郡南安县。

晋,置犍为郡,领南安等五县。至刘宋、南齐,区境为犍为郡南安县地

梁大同十年(544),废犍为郡,置戎州,领郡辖县。至西魏,区境隶戎州六同郡僰道县,北周保定三年(563),区境被戎州、嘉州、陵州三州分割,隶嘉州平羌郡平羌县、戎州沉犀郡武阳县、陵州怀仁都蒲县。

隋开皇三年(583),置戎州,废沉犀郡,改武阳县为犍为县,区境西南部隶戎州犍为县。四年,嘉州平羌县移入区境。区境东北部隶嘉州平羌县。开皇十一年(591),平羌县迁出区境,改置大牢镇,开皇十三年(593年),升为大牢县,区境东北部隶资州大牢县。大业十一年(615),析置玉津县,区境西北部隶眉山郡玉津县,东北部隶资阳郡大牢县,西南部隶戎州犍为县。

唐,区境东北部隶荣州大牢县,西北部隶嘉州玉津县,西南部隶嘉州犍为县。贞观元年(627),分大牢县地析置旭川县(今荣县)。景龙二年(708),省云(荣)州、罗水、云川、胡连三县,并入大牢县。天宝元年(742),改大牢县为应灵县。

五代,前蜀、后蜀仍循唐制,区境隶属未改变。

宋乾德四年(966),改玉津县为玉津镇,并入键为县。区境西南和西北部隶嘉州犍为县,东北部隶荣州应灵县。庆元二年(1196),改嘉州为嘉定府,改荣州为绍熙府。宝祐后,废荣州。

元至大四年(1311),废应灵县入犍为县。隶四川行中书省嘉定府路。

明,嘉定州在五通桥设四望溪口巡检司。

清初,设盐捕通判,康熙十二年(1673),升嘉定州为嘉定府至清末。

民国2年(1913年),区境隶上川南道犍为县。民国3年(1914年),改上川南道为建昌道。民国24年(1935),犍为县隶四川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区境为犍为第四区。民国25年,区境调整为第四区(五通片)、第五区(西坝片)。31年,改第五区为第七区(西坝片)。民国37年,改第七区为第三区(西坝片),五通片仍为第四区。民国38年,第四区改为指导区。

1949年12月,区境获解放。成立五通桥军管分会,隶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山军事管制委员会,并受犍为县的领导。

1950年,犍为县属川南行政区乐山专区,五通片为犍为县第四区,西坝片为犍为县第五区。8月,第四区划为第七(马踏区)、第八两区,五通片为第八区,西坝片为第九区,

1951年,以犍为县第八区建制,成立五通桥市,隶川南行政区乐山专区。

1952年8月,犍为县第九区(西坝片)划归五通桥市管辖,为五通桥市第六区。

1953年,撤销4个行政区建立四川省,五通桥市属四川省乐山专区,

1954年,五通桥市第六区(西坝片)划归乐山县,为乐山县第十区,

1959年,撤销五通桥市,并入乐山县,为乐山县五通桥区

1962年,恢复五通桥市,直隶乐山专区。

1964年,改五通桥市为五通桥区,为乐山专区直辖区。

1978年,五通桥区与乐山县合井,成立乐山市(县级),为乐山地区乐山市五通桥区。

1985年,撤销乐山地区、乐山市,设立地级乐山市,五通桥区改属乐山市。 [4]

正文完
 
四川隔震支座厂家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四川隔震支座厂家 2022-05-25发表,共计1664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隔震支座厂家